漫談斯卡羅|你所不知道的國際關係史 - 百夫長旅行社|Centurion Travel & Tourism

漫談斯卡羅|你所不知道的國際關係史

漫談斯卡羅

斯卡羅的播出,開始讓人們好奇原來在150時年前的臺灣社會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首先,讀者總以為清朝控制著整個臺灣全島,但是事實上臺灣僅能控制著西半部,甚至連恆春半島都沒辦法跨過去;自從清朝簽訂天津條約之後,各國船隻開始頻繁地進入到臺灣附近海域,又因臺灣南部多暗礁與黑潮洋流的關係,而導致許多船隻在駛入海域時沈船。我想這大概都是欣賞本片前需要先瞭解的時空環境背景。

清代在臺灣會畫下「番界」的原因是劃界禁墾,避免漢人移墾者和高山原住民接觸。在乾隆十五年,陸續以掏挖深溝的方式建立起「土牛堆」,劃立了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界線。有趣的事情是控制界線的從原本的客家人,逐漸轉變為「熟番」,陸陸續續形成熟番屯田的制度。

瑯嶠十八社是控制著臺灣南部的政治勢力,也是傳統的政治勢力例如:荷蘭人、清朝政府等,都無法將其政治勢力深入到瑯嶠十八社內。在瑯嶠十八社內有著四個主要控制的核心四社,他們跟其他的社存在著─納貢、巡察、風災慰問、水租等權利義務關係。瑯嶠君主的起源是來自知本的卑南族,藉由控制生產力、驅邪、治病力的巫術等手段控制瑯嶠十八社。各社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經濟模式,如何有效地控制著十八社乃是一大問題。

西元一八六七年美國的商船羅發號在臺灣因船難者誤闖瑯嶠十八社的領土,被視為侵略者,依當地習慣法將美籍船長等13人處決,船難生還者逃往鳳山求救,被清廷官員以生番/熟番的概念影響下,認為該地為生番控制的區域,進而導致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台處理,在英國商人必麒麟引路之下,美國軍艦攻擊瑯嶠十八社,在原住民的伏擊之下,遠征軍指揮官麥肯齊戰死,美軍撤退,美國政府態度轉趨強硬。
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清朝發現事態嚴重,要求臺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士500員至車城一帶,清朝的軍事力量受阻於瑯嶠十八社的抵禦,象徵著清朝的軍力力量也無法進入到該區域,因此臺灣總兵劉明燈乃與首領卓杞篤見面,尋求解決的方法。瑯嶠十八社的經濟背景都不太相同,龜仔律社往往會有襲擊商船、取得貨物後,再銷售給周邊地區的漢人與原住民。在羅發號事件之後,瑯嶠君主獲得清朝與外國勢力的肯定,更加奠立其控制十八社的政治實力。瑯嶠十八社、清朝、美國簽訂的「南岬條約」,更是近代史上原住民與西方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為了確保西方航行船隻的安全,故興建南岬燈塔,燈塔的興建也見證著西方文明進入到臺灣的證據,南岬燈塔也就是目前的鵝鑾鼻燈塔。

圖片來源-台灣觀光局
鵝鑾鼻燈塔是清領時期在臺灣本島興建的第一座西式燈塔
1929年,日本人於燈塔左側山丘上興建日本神社,與鵝鑾鼻燈塔毗鄰而立

以下圖片來源-國家公園季刊 2011年九月號

琉球王國自明朝起為中國的藩屬國,其國王接受中國之冊封,獲准朝貢貿易的次數為藩屬國中之最。由於中國長期拒絕日本進行貿易,琉球居間進行「中國絲綢—日本白銀」轉口貿易獲得巨大利益引起日本覬覦。日本薩摩藩在關原之戰後,因財政困難、局勢不穩,加上欲以海外之功向江戶幕府輸誠,遂有兼併琉球之舉。1609年,薩摩派遣將近三千名兵力,攻入琉球王都首里城,但德川幕府命令薩摩藩保留琉球王室,以便利用琉球對中國貿易。自此琉球處於「中日(薩)兩屬」狀態,一方面接受中國冊封並進行朝貢貿易,同時國政受到薩摩藩的控制。
西元1871年發生琉球國宮古島漂民五十四人在琅𤩝被原住民殺害。當漂流民登入臺灣時,先遇上漢人告知附近有大耳(原住民),後來高士部落的原住民讓琉球的漂流民進入到部落當中,原住民也請琉球人喝水,這有相當程度把對方視為自己的賓客。然而因為雙方語言不通,琉球人趁夜晚逃離部落,這被視為對部落的不尊重,也造成有五十四名琉球居民被出草。最終在鄧天保與楊友旺的協助之下,最終有十二個人幸免於難。

日本打算以保護「國民」理由(琉球向清朝和日本朝貢)、質問生番為藉口出兵台灣。與此同時李仙得在1872年辭去廈門領事之職後搭船返美。途經日本橫濱、美國公使介紹下,與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會面。李仙得以處理羅發號事件的經驗指出,中國政教不及「番地」,日本可用「番地無主論」作為出兵台灣的理由。當時日本因為明治維新後大量士族(舊武士)失業造成巨大社會問題,企圖以對外戰爭轉移內政問題。

與此同時1867年王政復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上表「大政奉還」,江戶時代結束。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維新時改稱「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後因征討朝鮮半島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日本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參議西鄉隆盛等征韓派官員下野。日本朝廷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

西元1874年5月12日,日軍於社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而排灣族從車城鄉統埔村友好的漢人那邊得知日軍行動,事先在要道石門埋伏。5月18日到5月21日,日軍與台灣原住民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傷亡。5月22日,日本陸軍中佐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遭到排灣族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排灣族在裝備劣勢和人數劣勢下被迫撤兵,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身亡。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原住民人撤入山中,日軍佔領村落後焚燒村屋並撤回社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等終於投降。

關於這次戰役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評論這次出兵完全是無名之師,因為在出兵前夕,英美等國卻轉變態度表示反對,聲明中立並拒絕租借船艦給日軍。日本政府迫於外交壓力決定停止此次行動,大久保利通並親自到長崎下令罷兵。但西鄉從道以「已經準備妥當」為由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這也成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充分表現出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個原型(prototype)。隨著清朝遣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李鴻章允調唐定奎率領的淮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赴台,該部隊熟習西洋槍砲,是淮軍主力。再加上日軍因熱病侵襲,病歿650人(陣亡者僅20餘人),又已耗軍費1260餘萬日圓,深感難以持續。最終導致兩國開始進入到議和狀態。

圖片來自-斯卡羅影集劇照
美國商船羅發號船骸

當我們帶您走入到恆春時,走入歷史的長廊當中,我們將會看到以閩南人為主的柴城(車城),主要是因為清朝需要木材做軍需,形成的一個漢人城市,在車城的福安宮也可以見到台灣總督劉明燈所遺留下的碑文。出火一直都被視為拿來煮蛋的地方,實際上出火更是南岬條約訂約所在地。恆春的荷蘭公主廟,更有可能是紀念羅發號船長杭特夫人的廟宇。走進石門古戰場,探訪高士神社都是見證著牡丹事件的重要場域,歡迎各位跟著百夫長一起走入南臺灣的恆春,發現早年影響國際的重要事件。

為了提供您最佳網站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Cookie改善本公司網頁以作為技術、分析與行銷之用,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進一步資訊可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相關說明。

To Top